2007-11-27  696 评论

冰封的国度·热情的三弦


在俄罗斯这个冰封的国度里,冰雪是她的衣妆,音乐是她的华饰。热情的人们在广阔的大地上载歌载舞,冰冷的大雪冰封不了滚烫的心,而音乐,就是他们用以表达心情的宝贝。因此,俄罗斯的民乐是欢腾的、是跳跃的、是愉悦的。叠音的运用和节奏的零碎自由(通常是快速的零碎自由,除了一些特别抒情的曲目外)是俄罗斯民乐的显著特点。而在俄罗斯国内,民乐团的数量之多简直到了不能细数的地步,而今天,我首先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些乐团中的佼佼者--The stars of Saint Pertersburg (圣彼得堡之星)。

圣彼得堡之星这个民乐团在俄罗斯民乐界稳坐第一把交椅,虽然他们的乐团成立已久,但依然经常活跃于俄罗斯和西欧各国的演出舞台,每年都有大量的巡回演出,并且经常受邀为电视节目进行配乐。乐团的主要成员如下:
Mikhail Danilov 达尼洛夫:负责的是俄式三角琴
Oleg Maksimon 马克西蒙:演奏吉他
Victor Moltchanov 莫切诺夫:俄式手风琴
Mikhail Tarasov 塔拉索夫:低音三角琴
Konstantin Chakhanov 查克哈诺夫:俄式竖琴、木号、木勺(打击乐)等

在这儿给大家带来的是他们一张名为“Balalaika: Russia’s most beautiful tunes”,专辑里的俄罗斯民风浓郁,是了解俄国民间音乐很好的一条途径,由我喜欢的一个唱片公司ABC MUSIC在1995年向全球发行。

在听这些俄罗斯音乐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俄国的几种传统乐器:

Balalaika(巴拉莱卡),中文译作“俄式三角琴”:顾名思义,此琴为三角状,有点像提琴,但只有三条弦线,而且不用弓来拉奏;它有点像吉他是用手指来弹拨的,但它的琴身呈三角形,而且大小不一。这说的是俄罗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 - 三角琴。低音三角琴体积庞大犹如大提琴,但它呈三角形状,在乐队中特别抢眼,小三角则轻巧别致,奏出轻快活泼的音乐。共鸣箱的三角状,可能因为这是制琴人用木头或有限的技术最容易制作的形状。“巴拉莱卡”这个词语实际上不是俄语,而是鞑靼语,三角琴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一种叫做DOMRA的二弦琴,由鞑靼人于13世纪带入俄国,当时鞑靼人入侵俄罗斯,实行了长达一百五十年的统治。而它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俄国最普遍的乐器之一,和俄国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沙皇时代,三角琴不但是宫中的宠儿,同时也是民间最常见的乐器。三角琴由松木制成,配有三根弦,基音分别是La,Mi,Mi。

另外,顺带简单的介绍一下在下面的乐曲演奏中出现的另外几样乐器。

俄国木号:模样挺古怪,以苹果木所制,在以前一直是牧羊人和赶牛人用以趋赶牛羊所用。音色极为独特。

俄式竖琴: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是农夫竖琴,是俄国传统乐器中历史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这种竖琴通常被用以表演叙事曲。原始的农夫竖琴只有5-9条弦,而大约到19世纪,16弦的竖琴才出现。然而,由于这种竖琴音色的单一,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弹奏了。

接下来,让我具体介绍一下他们这张专辑里的几首曲子:

第一首:akhtiberioza

非常欢快的器乐合奏,很短的曲子但用到了很多乐器:有高低音三角琴、手风琴、竖琴、吉他、长鼓和LOJKI(一种很有意思的风响乐器,在曲子45秒出现的那个滑稽声音就是它)。

第三首:Riabinouchka
好熟悉的曲子,前苏联歌曲《山楂树》,我们父母年轻的时候,这可是一首风靡全中国的流行歌曲,描述的是一位坠入爱河的少女的心里活动,听到这里,我忍不住也想哼唱几句。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
白花满树开放,
啊,山楂树山楂树呀,
为何要悲伤?

啊,最勇敢,最可爱的到底是哪一个?
啊,山楂树山楂树呀,请你告诉我。

第八首:kalinka
在上期杂志的童声专题中,我们也介绍过这支曲子《卡林卡》,它是一首表现力丰盈的回旋曲,由慢至快,又再由快至慢,让人跟着旋律在兜圈子,开篇的手风琴很显功力呢!全曲由高低音三角琴、手风琴、吉他和长鼓所演奏。

第九首:Polianka
接着,第九首曲子我们可以听到俄罗斯民间音乐中常见的的两种天然乐器,树叶和响指,传统的俄罗斯音乐里,碗、水壶、刀这些随手可得的物件以及我们这里听到的树叶和响指,都能自然的融入他们的音乐之中,这是一首风格鲜明、充满活力的曲子,在听它的时候,随着欢快的节奏,你的脑海里甚至可以想像俄罗斯青年身着他们的传统服饰,手拉手围成一圈,作着快速蹲跳、拍打、旋转的舞蹈动作,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第十一首:Podmoskovnie Vetchera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也是一首让人难忘的前苏联歌曲,它融入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对亲友、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这首歌诞生于1956年,当时电影制片厂邀请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和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电影写了4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其中的一首。最初,电影制片厂的音乐部负责人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并不满意,认为它是平庸之作。然而影片上映后,这支插曲却出乎意料地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57年,有一位双腿残疾的上海青年薛范将这首歌翻译成了中文,从此风靡大江南北,被无数的国人传唱,音乐无国界这句话在它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而作为对薛范先生为俄中友谊和俄中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功绩的肯定,1997年11月10日,前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借访华之机亲自向薛范先生授予象征最高国家荣誉的“友谊勋章”。

第十三首:vladimirskii
专辑的第十三首曲子,你能清楚地领略到俄国木号的奇特音色,诙谐的演奏听来颇为有趣!全曲由三角琴开篇,木号主音,吉他、手风琴则为主要伴奏,当然,打击乐也是肯定少不了的。

第十四首:sologousli

这是一首农夫竖琴的独奏曲,除了竖琴还是竖琴,其实我个人感觉它的表现力很丰富的,尤其那回旋的划弦,真不懂为什么这种竖琴现在会逐渐没落,农夫竖琴演奏的曲子曲风和缓而怡然,有种凉风扑面的感觉。

上面我们长篇累牍的介绍了圣彼得堡之星的作品演奏,一定很过瘾吧?在俄罗斯,三角琴就象二胡在中国民乐中的地位一样举足轻重,它是俄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在莫斯科的街头,你随处可见艺人们三五成群的聚成一堆,边弹奏三角琴边演唱俄语歌曲,既有老艺人,也有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热情的表演感染着每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给这个城市添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俄罗斯地域辽阔,古老的伏尔加河孕育了勤劳智慧的俄罗斯民族,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无论是文学、音乐、舞蹈、建筑乃至民间工艺,都是人才辈出,俄国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鲁宾斯坦,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普希金,典雅庄重的圆顶式东正教堂、幽默诙谐的俄罗斯套娃,经久不衰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他们代表着俄罗斯文化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崇高地位。

因为历史的原因,在黑龙江省被称作冰城的哈尔滨市,有些街道至今还保有一部分俄式建筑,给这个粗犷的北方城市平添了几分优雅和异域风情,走在哈市街头,或许就能遇见婀娜俏丽的俄罗斯少女,她们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谈笑风生,再走近那座有名的索菲亚大教堂时,你可能又会疑惑自己是不是已经来到了俄罗斯。对这个艺术之都,我们的父辈们或许有着更深的记忆,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泱泱大国之间有着说不光的故事,诉不完的历史,毫无疑问的是,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已把俄罗斯凝铸成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度,在这一段段清脆悦耳的三角琴声里绵延着一丝剪不断的俄罗斯情结。

文坛巨匠巴金老先生有一个短篇小说《哑了的三角琴》,被收入了巴金选集,在这儿我们和着三角琴的伴奏来读上一段巴老的文章。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破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这许多年来,我一直看见这只琴挂在墙角的壁上。但是父亲从来没有弹过它,甚至动也没有动过它。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它凄惨地望着那一架大钢琴,羡慕钢琴的幸运和美妙的声音。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者呻吟。它哑了,连哀诉它过去生活的力量也失掉了。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我曾经几次问过父亲,为什么要把这个无用的东西挂在房里。父亲的回答永远是这样的一句话:“你不懂。”但是我的好奇心反而更强了。我想我一定要把这只三角琴弄下来看看,或者想法使它发出声音。但是我知道父亲不许我这样做。

而且父亲出门的时候总是把书房锁起来。我问狄约东勒夫人(管家妇)要钥匙,她也不肯给我。

有一天午后父亲匆忙地出去了,他忘记锁上书房门。狄约东勒夫人在厨房里安排什么。我偷偷地进了父亲的书房。

哑了的三角琴苦闷地望着我。我不能忍耐地跑到墙角,抬起头仔细地看它。我把手伸上去。但是我的手太短了。我慢慢地拉了一把椅子过去,自己再爬上椅子。我的身子抖着,我的手也在打颤。我的手指头挨到了三角琴,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地忽然缩回了手,耳边起了一个响声,我胆怯地下了椅子。

地上躺着那只哑了的三角琴,已经成了几块破烂的旧木板。现在它不但哑,而且永远地死了。

给我留言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